区政府办公室:
2022年10月19日,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区政府副区长秦涛所做的《关于副中心背景下有序实施乡村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情况的工作报告》,听取了区人大农村委员会的相关调研报告。
会议认为:区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立足区位区情,坚持以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总目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双轮驱动,有序开展乡村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改革创新力度加大,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产、生态、生活功能均实现了质的提升,城乡融合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为服务保障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同时指出,在全区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下,我区乡村建设正发生着可喜变化,在城乡融合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与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要求、与广大农民群众对副中心发展红利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距离,即:城乡差距依旧存在;农村产业亟待提升;农村基础仍旧薄弱;乡村治理有待加强。
为此,根据常委会审议情况,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的规划引领
规划是乡村建设的“施工图”。一是坚持规划先行。要从新时代、新理念、新要求出发,以更高的政治站位谋求我区乡村建设规划新定位,进一步明确乡村建设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完善规划建设的导则细则。用足用好高质量发展意见
二、打造优势产业,提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力保障
发挥副中心区位优势,不断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以产业振兴为抓手,聚集更多资源要素、发掘更多功能价值、丰富更多业态类型,构建现代高效的乡村产业融合体系,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一是培育“一产”腾飞新引擎。要持续加强耕地保护,鼓励土地集中流转、集约使用,加快推进土地复垦复耕,全力抓好粮食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稳产增产。立足两区两中心战略定位,持续发挥种业优势,打造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以种业发展引领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逐步打造以种业科技资源为基础,涵盖农业技术成果交易、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高端种籽繁育为一体的中国种业“硅谷”。二是拓展产业融合新业态。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为契机,因地制宜地推进符合区位特点的农文旅融合,持续拓展农业生态涵养、休闲体验和文化传承等功能,围绕运河文化IP发展特色民宿、创意办公、农事体验、户外拓展、自驾露营、研学基地、健康养老等新业态,大力推进智慧农业、科技农业、循环农业、会展农业等有机融合,努力探索城市副中心农业现代化新路径。三是聚焦特色做强新增长。引导优势要素适当倾斜,推动南部四镇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加快建设,让南部四镇的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进一步提升“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持续扶持龙头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产业,形成“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构建产业创新发展良好生态。以新的经济增长点承接副中心产业外溢,以产业的融合振兴辐射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引入数字赋能,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的技术支撑
要充分发挥副中心科技要素集聚的优势,引入数字化引领驱动乡村建设,加快推动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业态的技术保障。一是强化基础建设。加强农村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服务终端设施,切实提高入户通达率和配套服务水平。二是搭建共享平台。搭建农业大数据中心,推进涉农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提升信息化综合管理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空间监管、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安全溯源、农业生产标准化、社会化服务、政策奖补管理等协同服务,实现全面智慧化管理。三是助推农业数字升级。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全力助推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智能化,深入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工程和孵化基地建设。挖掘本地特色优质资源,通过直播、文创、电商等途径进一步拓展数字支撑应用场景,加快推动智慧农业从“盆景”走向“风景”,让数字化新技术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力支点。
四、加强民生保障,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基础
要持续聚焦“七有”“五性”需求,加强农村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民生保障一体化建设,坚持城乡发展同频共振,构建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融合关系。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突出短板。加快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逐渐形成布局合理、城乡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满足农村居民对高质量农业生产、高品质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村容村貌,造福百姓。重点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持续巩固整治效果,强化长效管护。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推动落实。加快镇村集体物业管理试点工作的推广和规范运营。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其成为美丽家园长效管护的主力军,以每村每户的“小美”持续聚合成乡村长效的“大美”。三是优化普惠均等服务,消除城乡差异。提高财政对乡村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满足农民群众对于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养老等社会性公共服务的需求,提高乡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努力实现让城乡公共服务无差别、生活品质同步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聚焦乡村治理,激活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配合副中心大抓基层治理年工作的推进,要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创新推动自治、德治、法治“三治”有机融合,为乡村建设提供高效的社会基础和向上的内生动力,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新格局。一是强化党建引领。通过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全面强化党支部规范建设、实施推进村级组织力提升工程、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和“接诉即办”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治理提供政治保证。二是强化协同善治。各相关部门、镇村要通力合作、互相补台,着力形成部门联动、上下互动、齐抓共管的协同合力。要充分激发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志愿者、社区资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构建“五社联动”协同运行机制,精心画好共建善治的同心圆。三是强化方式创新。要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三治融合”,和数字乡村建设的有益补充,探索适合不同乡村的新型治理模式。推广借鉴潞城文明积分银行、张家湾一站多元解纷中心、于家务回族乡德美乡风等成功经验和丰硕成果,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以上意见经区七届人大常委会2022年第11次主任会议通过。请区政府在收到审议意见后,认真研究,改进工作,一个月内向区人大常委会提交研究办理方案,一式三份;六个月内向区人大常委会提交研究办理情况的书面报告,一式四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