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在67个国家或地区监测发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CH.1.1引起社会关注。昨天,中国疾控中心表示,截至1月30日,我国未监测到CH.1.1及其亚分支的本土感染病例,其短期内在我国不会引起本土大规模流行。
CH.1.1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BA.2.75的第六代亚分支,免疫逃逸能力进一步增强。中疾控介绍,2022年11月13日,我国通过基因组测序首次从天津市报送的1例泰国输入病例样本中,检出CH.1.1进化分支。截至2023年1月30日,我国共监测发现24例CH.1.1及其亚分支输入病例,输入病例来源地涉及15个国家或地区,但未监测到CH.1.1及其亚分支的本土感染病例。
中疾控表示,目前,未见CH.1.1变异株的致病性增强,仍需持续关注其致病力变化情况。尽管CH.1.1变异株的免疫逃逸能力和传播优势进一步增强,导致突破感染和再感染风险增加,但我国大部分人群体内已存在高水平中和抗体,对CH.1.1存在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其短期内不会引起本土大规模流行。65岁以上老人、基础病患者和未接种疫苗者等脆弱人群,以及未感染人群,仍需加强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在1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疾控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我国一直在开展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监测工作,本轮疫情仍以BA.5.2、BF.7为主要流行株。近期,高校将陆续开学,中疾控将继续指导全国做好新冠病毒变异监测工作,继续对哨点医院中的门(急)诊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以及特殊人群开展新冠病毒的变异监测,并联合其他部门对海陆空口岸的入境人员进行新冠病毒的变异监测,及时预警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